close
每次買油的時候都讓我在賣場油品區站了好久,對於怎麼挑油實在讓我很頭痛
有葡萄籽油、葵花油、調和油、葡萄油等五花八門;
標榜不同技術、產地、比例、健康口號更是讓人眼花撩亂

這次在徐仲的部落格看到的〝橄欖油簡單談〞
之前曾在台中的福華飯店參加徐仲的義大利麵講座
記得當時吃吃喝喝很開心 也學到很多東西
所以這次馬上就很開心的報名了,地點是在善導寺附近的海島食堂

徐仲部落格
海島食堂

徐仲的專業背景是營養師,但其深入淺出的言談讓我這愛吃鬼門外漢
能循序漸進體會食材之美


這次橄欖油簡單談我覺得對我真是太重要了 也感謝徐仲願意花時間精力開這課程


這次講座前半段是 分享對橄欖油的看法
後半段是 品評討論各種橄欖油帶來的口感


以下幾個不錯的觀念跟大家分享

1.油脂的好壞會影響健康,會影響油脂的好壞〝新鮮度〞是重點
拿到的油是台灣產的嗎、進口的話是空運還是海運的呢?
溫度、光線的變化都會影響其品質好壞

2.西班牙是橄欖油產量最大的國家,但賣的量最大的是義大利的,
所以有些會買西班牙的油加以包裝,誆稱是義大利油
西班牙橄欖油協會─IOC

3.橄欖油跟苦茶油都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,健康價值條件是同等的
其中橄欖油發煙點是170~180度,苦茶油220度左右,故苦茶油是相對穩定的油
橄欖油是果實油、芝麻花生是種子油

4.橄欖油多跟隨家族慢慢成長,是家族命脈的傳承,同時也影響文化及生活與飲食
橄欖有各種不同品種,故一罐橄欖油可能有單一品種、混合品種;
混合品種除了有不同品種也依生熟程度有不同比例,
單一品種種在不同海拔(海拔高的成長緩慢、果時豐厚)或平地與丘陵,味道又會不同
這往往也是各農莊的獨家配方

5.橄欖採收手法
橄欖在10.11月時是歐洲採收的季節,所以台灣在1.2月時可買到較新鮮的油
採收方法有敲打樹幹、手摘、機器採收等方式
豆子採完後會送往榨油廠或眾農莊合購一台榨油機,採收完到榨油時間是品質的關鍵
故市面上會有所謂〝手採八小時內榨成油〞的宣傳語

6.榨油過程
橄欖果實:清洗→除枝→去渣→磨泥(石臼,古代以人力或馬匹驅動)→壓榨→取油
取出來的油:以離心方式或油水分離方式後儲存、靜置
儲存方式例如以〝希臘雙耳瓶〞盛裝
當地人提著桶子以打油打酒方式到商家購買


7.區域會影響橄欖品種,製成的橄欖油又會影響當地菜風味
一般來說沙拉會使用果味濃的橄欖油,海鮮肉類的會用辣度較高的橄欖油
例如西西里的橄欖油味順尾辣,適合搭配海鮮
所以在國外使用橄欖油的國家,
通常廚房會有好幾瓶不同口味橄欖油以因應不同料理方式,
台灣吃橄欖油通常以健康為號召,所以廚房多只有一瓶


8.有的家族會把不同年份產的油用瓶子一罐一罐標記,視為記憶的儲存
(台灣可參考的發展方向:花生油、苦茶油、菜圃)
以健康為號召、依廠牌、年份做區別就是所謂精緻農業

9.橄欖油評鑑
評鑑師4小時內不能吃東西,因為橄欖油的顏色跟品質一點關係都沒有,
所以用有顏色的品評杯裝油,以免影響裁判

以上是徐仲的分享~我努力記下來的概要,如果碩士這樣念我證書應該可以很快拿到....
接下來就是我們品油時間



10.品油
每個人桌上都有一張紙跟三小瓶油、蘋果及麵包


IMG_0002.JPG
左上是三罐不同的油,徐仲還準備了品油的評比表,非常用心


方式;用手溫油杯,啜一小口,感覺當下口感及30秒後的口感,

第一組:有濃烈鮮草味,辣味一坨卡在喉嚨
第二組:果味濃、味順、辣味香且散快
第三組:味平、略辣、質稠



IMG_0015.JPG
每一輪喝完後、吃吃蘋果以酸性洗滌味蕾、吃麵包消除口中味道(當然後來也配橄欖油通通吃掉)




答案揭曉:
第一組:智利
第二組:義大利
第三組:西班牙

講到這裡,徐仲可厲害的,品油的結果跟產地特色都很接近!
品油活動結束,大家也提出一些問題,例如酸價、保存方式等等
徐仲回答問題的方式看似保守但也非常中肯、相當中立

參加完講座,我們就去海島食堂購物吃涮涮鍋,天和鮮物裡的樣品種類相當多,生鮮蔬菜海鮮肉類乾貨等等就連指甲油都有,採購非常方便
1F的涮涮鍋也很好吃,海鮮超新鮮;
除此之外,湯頭完全不加鹽巴,讓客人要吃的時候自己再加~
真的有非常在家裡吃飯很舒服的感覺,
除了不用備料跟洗碗,吃完付錢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

IMG_0024.JPG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mas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